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正在挑選新居寢具的你,應該會常常看到「支數」和「織數」這兩個詞彙,但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?差在哪?對挑選床包材質又有什麼影響?40支、60支、80支、100支差在哪?透過這篇文章,讓雲朵質感生活帶你一起了解吧!
你有到百貨公司逛寢具店的經驗嗎?有的話,應該會聽到櫃台人員介紹每個產品是40支、60支或是其他數量,但卻讓你有聽沒有懂,根本不知道這些「支」的數字差在哪裡對吧?他們說的數字,是「織數」還是「支數」,支數愈高就代表愈厲害嗎?
別擔心,以上疑問都可以在這裡一起解答。現在就讓我們從頭開始認識「織數」跟「支數」兩種詞彙吧!
「支數」一詞是由英文的 Yarn 翻譯而來,代表一磅棉花能抽絲出來的長度;支數愈高,代表紗線愈細,所以摸起來的質感也更柔軟。因此,40支的床包摸起來的觸感,會比60支更為厚實,其實就是與紗線的「粗細度」有關。
而「織數」,指的是每平方英吋中,所使用經緯紗(直線與橫線)的數量;簡單來說,就是布料的「密度」。織數愈高,布料愈緻密,摸起來的感覺就會更加舒適唷!
「織數」中的「織」是動詞,代表織法,在英文說法就是 Thread Count 的意思,代表每平方英吋中經緯紗的總數。簡單來說,就是布料的緻密程度。織數愈高,布料愈細緻,摸起來的感覺就會更加舒適唷!因此,同樣都是40支的床包,選擇織數較高的寢具,依然能夠感覺到質感的差異。
透過以上的說明,有沒有讓你更清楚支數、織數的差異了呢?如果還是不太理解,只要記得以下兩個重點即可:
1、「支數」影響紗線的「粗細」,支數數字愈高、紗線愈細
2、「織數」影響布料的「密度」,織數數字愈高、密度愈高
知道了支數、織數的差異後,你一定很好奇,那40支、60支、80支、100支……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呢?
舉例來說,如果一磅的棉花中,抽取的長度為50400碼,而1支的長度=840碼;則可以換算出,其支數=50400/840=60(支),就是最經典也最常見的「60支棉」、「60支天絲」啦。包括天絲棉或其他棉類,都可以依此類推,計算出產品的「支數」喔!
那織數又是怎麼計算的呢?
如果我們接著用上述的60支純棉來織成一片布,經紗使用了176根、緯紗用了123根,那麼織數的數字即為「176+123=299」;在做商品介紹時,湊整數會更好記也更好被理解,因此會稱它為「300織布」!而這項商品,就會被稱為「60支棉、300織紗」囉。
最後,我們來統整一下,不同支數的床包到底會有什麼差異呢?
以40支和60支床包來比較,40支床包常被認為比較厚實,這是因為40支的紗線相對較粗。這種床包在冬季可能會更溫暖,但也可能會不夠透氣,較不適合怕熱的人選擇。而60支床包則因其紗線較細,通常比較薄,相對來說會更適合夏季使用。
不過挑選寢具當然也不是只看支數跟織數就好,還必須選擇床包的材質,例如常見的有棉質、天絲棉等。棉質床包具有吸濕透氣的優點,天絲則因其光澤和觸感而受到喜愛,使用時會有涼感的感受;在挑選時,還是必須同時考慮材質與支數,以確保選到適合的床包寢具。
最後統整一下,無論是支數還是織數,數字愈大,紗線就愈密集。但相對來說,因為紗線太細,使用上會比較容易起毛球。
因此我會給你兩個建議:
1.如果喜歡耐用、不需要時常更換的寢具,可以選擇純棉或支數較低的床包
2.如果你很怕熱,又很重視肌膚接觸寢具時的觸感,則建議選擇天絲材質或支數較高的床包囉
以上,就是支數與織數的差異以及選擇技巧
以後在挑選寢具時,千萬別被幾百幾千的數字唬住了!這種時候,更應該問清楚:這組寢具是幾支純棉?幾織紗? 才能做出適合你的選擇喔!